和學員分享故事:羅剎海市(解析刀郎歌曲)
發現很多學員都喜歡聽刀郎最新出的歌曲,我邊解析一下這首歌。
注:故事出自蒲松齡的《聊齋志異》第四卷,全文翻譯,沒有任何改動,小標題是我自己加的。故事正文很長,大約有7000字,如果不想看,可以直接跳過,拉到最后,有簡單總結。
第一部分:出海經商
馬驥,字龍媒,商人的兒子,是個帥哥,風流倜儻,喜歡歌舞。馬驥還經常學習那些梨園子弟(戲曲演員),用漂亮的帕子纏著頭,像是美女一樣,所以后來他得了個“俊人”的綽號。
14歲的時候,馬驥進入府學(考上了秀才)讀書,慢慢有了名氣。
馬驥的父親是個商人,他覺得自己衰老了,于是不再做生意,對馬驥說:“讀那些書,餓了也不能當飯吃,冷了也不能當衣服穿,有什么用呢?孩子呀,你還是繼承我的事業,去做生意去吧。”
于是,馬驥開始學習經商。
有一天,馬驥乘坐大船出海做生意,結果遇到了大風,幾天幾夜后,船到了一個地方。這里的人都很丑,一看到馬驥來了,都把馬驥當成妖怪,嚇得大叫逃跑。
馬驥剛看這些人的反應后,也很害怕,但過了一會兒,他發現這些人其實很害怕自己,于是他就開始去欺負別人。看到別人在吃東西,他就跑過去,別人被嚇跑了,他就去吃人家的東西。
第二部分:大羅剎國
時間久了,馬驥開始到村中,村里也有一些不丑的人,但是衣衫襤褸,如同乞丐。馬驥在樹下休息,村里的人都不敢靠近他,只是遠遠地看著。時間久了,有一個村人覺得馬驥不像是吃人的妖怪,慢慢接近他。
馬驥笑著和村人聊天,村人說話雖然怪,但是他也能聽懂一半。馬驥把自己來的地方說了之后,村人很高興,跑到村里告訴其余人,說馬驥并不吃人。
于是,很多人開始來看馬驥。但是,那些奇丑無比的人,看到馬驥后,還是不敢靠近馬驥。而敢于靠近馬驥的人,嘴巴、鼻子都和正常人一樣,也都很貧窮。他們把美酒送給馬驥喝,馬驥問他們,為何這么怕自己。
村人說:“我曾經聽祖父說過,向西兩萬六千里,有一個地方叫中國,那里的人長得都很怪異,以前我也只是聽聽而已,并不相信,現在我才知道,原來祖父說得都是真的。”
馬驥又問他,為什么會如此貧窮。
村人說:“我們這個國家,并不看重一個人的文章才華,而在于他的相貌。長得特別好看的人,都會做大官;稍微差一點的,就會做小官;再差一點,也還會有貴人寵著,并能因此掙錢養家。而像我們這些人,生下來就奇丑無比,父母都覺得我們不祥,所以常常會把我們丟掉。只有那些沒有丟掉的孩子,才會作為子孫養著。”。
馬驥又問他,這里是什么國家。
村人說:“這里是大羅剎國,都城在北邊30里處。”
馬驥請他帶自己去看一看,村人答應了。于是雞打鳴的時候,村人帶著馬驥去都城。
第三部分:羅剎都城
天亮以后,兩人才到達都城。這里的城墻,全都是用黑色的石頭蓋成,樓閣高達百尺,但是很少有瓦片,全是用紅色的石頭覆蓋。馬驥撿起一塊紅色的石頭,在指甲蓋上磨了磨后,發現紅石頭像丹砂一樣。
正好當時遇到退朝,王宮大殿里面有戴著帽子的人出來。村人指著一個人,告訴馬驥,這位是相國大人。
馬驥一看,相國大人兩個耳朵都長反了,有三個鼻孔,睫毛特別長,蓋在了眼睛上,簡直就像是眼睛的窗簾一樣。
又有幾位騎兵出來了,村人說,這些是大夫,馬驥發現他們也都很丑。接著,村人又指著后面出來的人,一一介紹了他們的官職。馬驥發現,這些人都長得很怪異猙獰,面目丑陋。他還發現,地位越低的人,相貌也就越來越沒那么丑。
看了一會兒,馬驥和村人回去。這里的人看到他之后,一個個都嚇得躲開了,好像看到怪物一樣。村人一看,趕緊對大家解釋,說馬驥不吃人,說了很多遍,大家才敢停下來遠遠第看著馬驥。
很快,達官貴人都知道城中有一位異人,他們都想看一看馬驥,還讓村人邀請馬驥,到他們家。然而,每到一家,門人都會關門。而這些人家中的人,只會在門后面,從門縫里偷偷看,還悄悄地說著什么。
一天快過去了,誰都不敢讓馬驥進門。
村人對馬驥說,這里有一位執戟郎,曾經為先王出使過其他國家,他閱人無數,或許不會害怕你,咱們可以去他家。馬驥聽了后,答應了。于是,兩人來到了執戟郎家。
執戟郎一看到馬驥,果然很高興,把他作為上賓招待。馬驥看了這位執戟郎,好像有八九十歲了,兩個眼睛向外突出,胡須卷著,就像是刺猬一樣。
執戟郎說:“我以前奉大王命令,出使外國次數最多,到過許多國家,但是唯獨沒有去過中國。我如今120多歲了,居然能見到大國的人物,真是三生有幸。這件事,我必須上奏給大王。只是我現在不做官了,十幾年沒有去上朝,等明天天亮,咱們再說。”
說完之后,執戟郎開始叫人準備酒菜,招待馬驥。喝了幾杯酒之后,十幾位歌伎出來唱歌跳舞,這些女子一個個像是夜叉一樣,都用錦帕纏頭,紅色的衣服都拖到了地上,唱的也不知道是什么詞兒,腔調和節奏也很怪異。
執戟郎聽得很高興,問馬驥:“中國也有音樂嗎?”
馬驥說有,執戟郎就讓他唱一曲。馬驥于是拍打著桌子,唱了一首歌。執戟郎聽了之后,非常高興,說:“妙啊妙啊,你這歌曲如同鳳鳴龍嘯,我從來沒有聽過。”
第四部分:馬驥做官
第二天早上,執戟郎去上朝,把馬驥推薦給大王。大王很高興,派人請馬驥來。但是,有兩三位大夫說,馬驥相貌奇怪,恐怕會驚嚇到圣上,于是大王就不再召見馬驥。
執戟郎出來之后,告訴了馬驥,他覺得非常可惜。
從那以后,馬驥就在執戟郎家住了下來。時間久了,他跟執戟郎也慢慢熟悉了。
有一天馬驥跟執戟郎喝酒,他喝多了,拔劍而舞,還用煤把自己的臉涂黑,畫成張飛(這里應該是指戲曲演員扮演的張飛)的模樣。
執戟郎看了之后,覺得馬驥很美,就問馬驥他這是扮演誰。馬驥說自己在扮演張飛。執戟郎靈機一動,說:“這樣,你假扮成張飛去見相國大人(等諸位大人)。大人看到你之后,肯定會給你高官厚祿。”
馬驥不愿意,說:“我畫成張飛的樣子,只是用來游戲自樂啊,我怎么能改變自己的面目,去要榮華富貴呢?”
執戟郎不聽,強行要馬驥去,馬驥只得答應了。
于是執戟郎設宴,邀請朝中那些大官來。大官們來了之后,執戟郎讓馬驥化好妝出來。再次看到馬驥,大官們都覺得很驚訝,問道:“真是奇怪啊,為什么之前你那么丑,現在卻這么俊美呢?”
大官們都很高興,紛紛邀請馬驥喝酒。馬驥喝了酒之后,唱了一首《弋陽曲》,滿座的人聽了之后無不贊嘆。
次日上朝,大家都寫奏折給大王,推薦馬驥。大王很高興,派人去請馬驥。馬驥來了之后,大王問他中國的治國安邦之道,馬驥詳細說了。大王聽了之后,很是高興,在其他宮殿設宴,宴請馬驥。
喝了一會兒酒,大王說:“聽說你善于唱歌,能讓寡人聽一下嗎?”
馬驥聽到后,效仿執戟郎家中唱曲的女子,錦帕纏頭,拔劍起舞,還唱著柔弱的歌曲。大王聽了之后,當日就拜馬驥為下大夫,以后家宴也常請馬驥。一時間,大王對馬驥恩寵無比。
隨著時間推移,官員們都知道了馬驥的假面目。每次馬驥來上朝,大家都會對他議論紛紛,也不給馬驥好臉色看,更不和他一起做事。
第五部分:海市奇遇
馬驥發現自己被孤立了,惴惴不安,于是他上書大王,請求退休。大王不允許,他又請假,大王給了他三個月的假期。
馬驥乘坐驛站的車,帶著皇帝賞賜的金銀珠寶,回到了之前的那個村子里。馬驥把金銀財寶都分給之前與他交好的人,這些人歡聲雷動,感謝馬驥。
村人說:“我們這些小人受到了大人您的賞賜,感激無比,有時間我們就去海市,買一些珍奇寶貝,報答大人。”
馬驥問道:“海市是什么地方?”
村人說:“就是海中的一個地方。每逢開市,四海的鮫人會帶著寶貝來,四方十二個國家的商人,也都會到海市做生意。那里還有很多神人娛樂游戲,云霞遮天,時有波浪,也很危險。那些達官貴人都很看重自己的生命,不敢到危險的地方,所以他們會把錢交給我們,叫我們代購奇珍異寶。現在距離海市開始,沒幾天了。”
馬驥又問他們:“海市什么時候開始?你們怎么確定開市的時間呢?”
村人說:“倒也不難,只要看到海上有紅鳥往來,再過7天,就是開市的時間。”
馬驥問他們什么時候出發,自己要跟他們一起去看看。村里人都勸他不要去,說他是大官,不要去危險的地方。
馬驥十分豪情,說:“我本就是滄海之客,多年乘船出海,怎么會怕風濤呢?”
于是,村人答應了馬驥。
果然,很快就有人登門拜訪,把錢給這些村里的人,讓他們代購。時間一到,馬驥就和他們帶著錢,上了船。這船很大,能容納幾十個人,底部很平,上面有高欄。發船的時候,十幾個人一齊搖櫓劃漿,船行如箭。
船行三日,馬驥遠遠地看到水云之中,樓閣層層,而那些四方貿易的船,紛紛云集,如同螞蟻一樣。很快,到了海市城下。城墻的磚頭極大,每一塊都有一人高。而城墻上的敵樓(城墻上御敵的城樓),更是極高,仿佛直入云霄。
眾人下了船,把船系住之后,就上岸進入城中。集市上果然有很多珍寶,這些珍寶發出耀眼的光芒,很多都是人間沒有的。
這時候,一個少年騎著駿馬來了。集市上的人看到后紛紛躲避,大家都說這人是東洋三世子。
東洋三世子看到了馬驥,對身邊的人說:“他不是異域的人”。隨即,東洋三世子的仆人過來問馬驥的家鄉。馬驥在路邊作揖施禮,說了自己從中國來。
東洋三世子聽到后高興地說:“你能來這里,咱們緣分不淺。”于是他叫人給了馬驥一匹馬,然后兩個人一起出了西城。
第六部分:龍宮娶妻
到了海岸,馬居然嘶鳴一聲就跳到了水里。馬驥大驚,叫了一聲。只見海水突然分開,兩邊海水高高立起來,如同墻壁一樣。兩人到了水下,很快就看到了龍王宮殿。龍宮玳瑁做梁,巨鱗作瓦,四壁晶瑩,照射眼睛。
兩人下了馬,馬驥看到龍王在寶座上,趕緊施禮。
東洋三世子對龍王說:“臣游覽海市,看到了中國賢才,特引薦給大王。”
龍王說:“先生既然是文學之士,想來才華一定超過了屈原、宋玉。這樣吧,就麻煩你寫一篇關于海市的賦文,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才華。”
說完之后,龍王叫人端來筆墨紙硯。馬驥磕頭領命,發現硯臺是水晶做的,毛筆的毛是用龍須做的,紙像是雪一樣光潔,而墨卻散發著蘭香。
很快,馬驥寫完了1000多字的文章,獻給龍王。龍王看了之后,拍手稱贊:“先生雄才,簡直可以光復我水族啊。”于是他召集龍族,在彩霞宮設宴,宴請馬驥。
喝了一圈酒之后,龍王端著水酒杯,對馬驥說:“寡人有一個女兒,目前還沒有嫁人,我愿意把他許配給先生。先生意下如何?”
馬驥離席施禮,點頭答應。
龍王對身邊的宮女說了幾句話,很快,幾名宮女去了,她們扶著龍女出來。龍女身上的玉佩互相撞擊,發出悅耳的聲音。馬驥一看龍女,簡直就是仙女,實在太美了。龍女拜見了馬驥后,很快離去。
宴會結束之后,婢女挑起畫燈,帶著馬驥到了龍女的副宮。龍女濃妝艷抹,坐在那里等候馬驥。床是珊瑚做成,上面還有許多珍貴的寶貝;帳子外面有流蘇,點綴著許多斗大的明珠,被子又香又軟。馬驥擁抱龍女上了床,兩人做了夫妻。
天亮以后,馬驥起床,龍王很高興,拜他為駙馬都尉,還把他的文章傳到了其他的海域。其他海里的龍王,也都派了專人來慶賀,還寫信邀請駙馬喝酒。
馬驥也不客氣,穿著錦繡衣裳,坐著青色小龍拉的車,出了大殿,數十名騎兵武士在后面跟著他。這些武士都背著弓箭,帶著白棒(武器或者禮器)。馬上有人彈箏,車里有人彈琴,馬驥覺得十分快活。
三日之間,馬驥游遍所有海域。于是,四海之中都在傳播馬驥的名聲。
第七部分:馬驥回家
龍宮之中有一株玉樹,非常粗大,需要一人合抱才能抱得過來。這棵玉樹晶瑩剔透,像是白琉璃一樣,中間有心,淡黃色,比手臂稍細一些。葉子像碧玉,大約有銅錢那么厚,很細很小。因為葉子極多,所以樹下常有濃蔭。
馬驥沒事的時候,就會和龍女在樹下面吟誦、唱歌。
玉樹開花后,花兒像梔子花一樣,每一顆花瓣落下來,都發出鏗然的聲音。馬驥撿起來一看,花瓣就好像是鏤空的紅色瑪瑙,非常漂亮。
有時候,樹上還會有奇怪的鳥兒來叫,這種鳥兒有著金色與碧色羽毛,尾巴比身子還長,歌聲就像是玉制樂器發出的聲音,而且有點凄涼。
聽了鳥兒的歌聲,馬驥不由得想起了家鄉。于是他對龍女說:“我出來已經三年,這三年一直沒有回家,每次一想到父母,我就很慚愧。你能跟我一起回家,看看我的父母嗎?”
龍女說:“仙和人不同路,我不能跟你去。不過,我也不忍心把你留下來,為我們的魚水之愛,斷了你回家看望父母的孝心。這樣吧,這事咱們慢慢商量。”
馬驥聽了后,知道龍女不想讓他回家,不由得流淚。
龍女聽了之后,感慨地說:“唉,看來并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呀。”。
次日,馬驥剛從外面回來,龍王對馬驥說:“聽說駙馬想念家鄉了,這樣吧,明天早上你就帶上東西回家,怎么樣?”
馬驥謝了龍王,說道:“我本是一個逆旅孤客,蒙您對我的照顧,才有了今天。這份恩情我會永遠記得,日后我一定會報答。現在,我只希望能夠回家看看父母。”
到了晚上,龍女弄來美酒,和馬驥告別。馬驥說自己只是暫時回家看看,以后還會回來。但龍女卻說,兩人的緣分已經結束了。
馬驥舍不得,不由得悲傷。
龍女說:“你回家奉養雙親,這是你的孝順,人生聚聚散散,百年之間也不過只是一息而已,何必學那小兒女哭泣呢?自此以后,妾身不會再改嫁,你也會要我守住真心,咱們雖然在不同的地方,卻是同心同德,這樣不還是好夫妻嗎?何必非要天天守在一起,才說是白頭偕老呢?如果你違背了這段婚姻,那么你我都會不吉利。如果你需要人照顧老人孩子,操持家務,可以買婢女。我還有一件事情要囑咐你,我好像懷孕了,你給我們的孩子賜個名吧。”
馬驥聽了,說:“如果是女孩,就叫她龍宮;如果是男孩,就叫他福海。”
龍女又要一件東西作為信物,馬驥拿出來在羅剎國得到的一對赤玉蓮花,交給了龍女。
龍女說:“三年后,四月八日,你可以泛舟到南島,到時候我把兩個孩子交給你。”龍女又拿出了魚皮制成的革囊,塞滿了珠寶,交給馬驥說:“把這些珠寶好好收藏著,你幾輩子都吃不完。”
天剛剛亮,龍王就設宴為馬驥送行,還送給他許多寶貝。馬驥拜謝之后,騎著(之前東洋三世子給他的)馬,離開了龍宮。龍女乘坐白羊車,一直把馬驥送到了海邊,馬驥上了岸,下了馬,龍女說了一聲“珍重”,然后乘車回去了,過了一會兒白羊車遠了,原本分開的海水又恢復了原狀。
等到看不到龍女了,馬驥就回家了。
第八部分:最終離別
自從馬驥出海以后,因為幾年沒有回來,家人都以為他死了。等到馬驥回家,人人都很詫異。回家后,馬驥才知道,父母平安無事,只是妻子已經改嫁了。
這時候,馬驥才明白,為什么龍女說要他守住真心。看來龍女已經知道他的妻子改嫁,又擔心馬驥會再娶,所以才說如果家中缺人操持家務,就買一個婢女。
父親還想讓馬驥再娶妻,馬驥沒有答應,只是買了一個婢女。馬驥一直記著三年之期,三年之后四月八日,他乘船到了海島上,看到兩個孩子在拍水嬉戲。那兩個孩子坐在水面上,并不會沉下去。
馬驥靠過去,一個孩子不說話,拉著他的手臂撲到了他的懷中。另一個孩子看到后,放聲大哭,似乎在怪馬驥沒有來抱自己。于是馬驥也抱起他。
馬驥仔細一看,原來是一兒一女,長得都很俊秀。兩個孩子的帽子,都裝飾著寶玉,正是當初馬驥給龍女做信物的赤玉蓮花。
兒子的身上還有一個錦囊,馬驥拆開一看,上面是龍女寫的一封信,信上說:
公婆都還好,很快過了三年,你我卻紅塵永隔,雖然只有一水之間,但是卻很難見面。想起那奔月的嫦娥,最終也只能獨守月宮;那投梭的織女,也要在銀河的另一邊惆悵,我又能比她們好到哪里去呢,我又怎么可能一直和你長相廝守呢?每每想到這里,我就會轉悲為喜,破涕而笑。
你離開兩個月之后,我竟然生了一對龍鳳胎。現在他們已經長大了,能聽懂人說話了,也可以吃東西,離開我也能活下去了,所以我把他們送給了你。你所贈的赤玉蓮花,我把他們鑲嵌在了帽子上。以后你抱他們在腿上,逗他們的時候,就好像我在你身邊一樣。
我還聽說,你守著我們的盟約,沒有另娶她人,我很欣慰。我沒有二心,這輩子都不會改嫁了。你我雖然身處兩地,但還是恩愛夫妻,如此也算是琴瑟和諧了吧?我只是覺得,公公婆婆已經抱到了孫子孫女,卻沒能看一看我這個兒媳婦,實在是有些遺憾。
一年之后,婆婆埋葬后,我一定會過去見一見她,也算是盡了兒媳婦的職責。以后,龍宮和福海會安然無恙,健康長壽,我們或許還有見面的機會,希望你多多保重吧。
馬驥反復看著這封信,淚流滿面。
此時,兩個孩子都抱著他的脖子,說:“回家吧,回家吧。”馬驥聽了之后更加難受,撫摸著孩子說:“孩子呀,你知道家在哪里嗎?”
兩個孩子不說話,只是哭著要回家。
馬驥看著海水茫茫,漫無天際,霧氣昭昭,也沒有路。沒有辦法,他只能帶著孩子回家了。
馬驥知道母親還有一年就要去世了,于是提前準備了需要的東西。在母親的墓穴周圍,他還種了100多棵松樹,柏樹,楸樹。
一年之后,馬驥母親果然去世了,棺材抬到墓穴時,果然有一位女子穿著孝服到了那里。
眾人看到那女子,都面面相覷,有些吃驚。忽然刮起了狂風,天上打雷下雨,轉眼之間那女子不見了。墓穴周圍的松樹,柏樹,因為是剛種下,很多都死了,但是那女子來了之后,這些樹全都活了。
福海長大以后,經常想念母親,忽然有一天,他跳入了海里,幾天之后才回來。龍宮是個女孩子,似乎沒辦法回去,只能在家哭。
一個白天,天空忽然變暗,龍女到了馬驥家里面。她對龍宮說:“女兒呀,你已經有家了,為什么還要哭呢?”說完之后,她給了龍宮一株八尺高的珊瑚,龍腦香,以及一百多顆明珠,還有一對八寶千金盒,說是作為她以后的嫁妝。
馬驥在外面聽到了,他闖到屋里面,拉著龍女的手就哭。很快,一道雷擊穿了屋頂,再看龍女時,她已經不見了。
寫在最后
簡單總結一下,這個故事是說:馬驥出海,機緣巧合,來到羅剎國,這里的人以丑為美,越丑的人,越能做大官。真正好看的人,反而淪落為乞丐,甚至生下來就會被父母丟棄。
后來,馬驥又到了海市,進入龍宮,娶了龍女。幾月之后,他和龍女告別,回家看望父母,兩人緣分結束。三年后,他去海島接回了自己的兩個孩子,從此再也沒見過龍女。
(其實,這后半部分,可能都是作者惋惜馬驥,為他補全的故事。因為馬驥太憋屈了,在羅剎國都沒人重視。雖然短暫做官,但也是靠假面。)
這個故事,到底要說明什么呢?是諷刺還是奇遇?是鬼怪還是其他?其實,只要看看作者最后的點評,就知道了。
異史氏曰:“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。嗜痂之癖,舉世一轍。‘小慚小好,大慚大好’。若公然帶須眉以游都市,其不駭而走者蓋幾希矣!彼陵陽癡子,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?嗚呼!顯榮富貴,當于蜃樓海市中求之耳!”
看過《聊齋志異》的人都知道,這個“異史氏”就是蒲松齡自己,他自稱“異史氏”。所以,后面的話,就是他的點評心得。
好,我們分析一下這段話。
所謂“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”,意思是:裝出一副假的、看起來如同花兒一樣的美麗面目,去迎合世俗所好,這種情況,就像是詭異的“羅剎國”一樣,簡直像是到了鬼國。
所謂“嗜痂之癖,舉世一轍”,意思是:喜歡吃傷口結痂(南朝宋,有人喜歡吃結痂,覺得像魚肉一樣美味)這樣的怪癖,其實世人都一樣。這里是指,羅剎國顛倒美丑,曲意奉迎的怪癖。
所謂“小慚小好,大慚大好”,意思是:世人喜歡虛假的迎合。慚,是指委屈自己,迎合別人。(和上面一樣,這是個典故。唐代韓愈說“時時應事作俗下文字,下筆令人慚,及示人,則人以為好矣。小慚者亦蒙謂之小好,大慚者即必以為大好矣。”,就是寫低俗文章去迎合別人,令人慚愧。但別人一看,又都說好。)
所謂“彼陵陽癡子,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?”,這也是典故,意思是真有才華的人,不被賞識,連哭都沒地方哭,就像那陵陽癡子,抱著價值連城的美玉,無人賞識一樣。
陵陽癡子,就是春秋的楚人卞和,他發現了美玉,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,但這兩個王都不相信,視為石頭。卞和后來被誣陷,砍了雙腳。楚文王即位,卞和抱玉哭于荊山之下。楚文王聽了他的話后,使人剖開玉石,果然得到美玉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。
所以,蒲松齡最后這段感慨,大意是說:
這個世道就是很奇怪啊,需要假意逢迎,取悅別人,才能活下來,活得更好,光有才華是不行的,因為沒人欣賞。就像是羅剎國一樣,人家以丑為美,顛倒黑白,縱然馬驥是真正的俊美,可為了做官,也不得不抹黑自己的臉,假扮張飛。
所以,世間的男兒,為了活下去,為了實現志向,都只能假意堆著笑臉,四處奉承別人。要真是保持原來的面目,靠著才華能力去闖蕩,估計那些人都會被嚇跑了。能不被嚇跑的人,大概都是極少的。
言外之意就是:人家都拉攏人脈,各種走關系,四處巴結,迎合上層,你卻保持本心,正直做人,誰不害怕呢?
可是,事實就是,真正不奉迎別人的人,卻毫無施展才華的機會,以至于他們懷才不遇,連哭訴都不知道找誰。唉,他們明明可以靠著能力才華,獲取榮華富貴,現在卻不能了(因為不肯曲意迎合別人),所以,他們的夢想,最終也只是海市蜃樓(幻想中的地方)罷了。
就像故事中的馬驥,明明很美,明明很有才華,但是他在羅剎國卻沒法做官,過不上好的生活,因為那里以丑為美,不看才華。馬驥要想做官,除非扮丑。
所以,只有到了龍宮,一個真正以美為美(東洋三世子說了,馬驥不是羅剎國的人),看重才華(龍王看到馬驥,就讓他寫文章)的地方,馬驥才能做官,才能迎娶美貌的龍女,才能過上好日子。
可惜啊可惜,真相很殘酷。
龍宮終究不存在,東洋三世子、龍王這些欣賞他容貌才華的人,也不存在,就連龍女也不存在。這一切,只是馬驥的幻想(海市蜃樓)而已。馬驥迎娶龍女,生下兩個孩子……這些美好的事情,可能都不是真的。
那兩個孩子,最有可能的情況是,馬驥扮丑做官,娶了妻子,生下了兩個孩子。帶回家以后,他編出了這么個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