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譜的性價比高的培訓機構
3·15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,學思教育網將推出《廣州電腦培訓—教育維權專題報道》,在履行教育媒體輿論監督職責的同時,以學思教育廣州地區工作十幾年的培訓老師身份,與廣大朋友一起,揭開培訓市場的招生亂象和陷阱。本文,鄭老師就為大家“推心置腹”的梳理下IT培訓機構的現狀和慣用伎倆,仔細看,會對你的培訓生涯帶來一定的幫助,讓你更理性的挑選一個靠譜的性價比高的培訓機構。
第1點:愛夸大宣傳,愛往臉上貼金
培訓機構的夸大宣傳,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,一個是對所在行業的大肆吹捧,一個是對自身的過度粉飾。對行業的吹捧,大家都不陌生,比如:學JAVA年薪十萬、學Andriod年薪十萬、學游戲開發年薪十萬、學軟件測試月薪8000、學網絡營銷高薪就業不是問題等。事實上,能拿到這個薪水的,都是有幾年以上工作經驗的。剛畢業的大學生經過4個月的培訓后,平均能拿到4K、5K的薪水就不錯了,還有的只能拿到2500、3000的月薪。所以,不管你有多么的渴望找一個好工作掙錢,都要淡定一些,宣傳畢竟是宣傳,是一種吸引和忽悠消費者的手段,千萬不能沖動。
IT培訓機構對自身的粉飾,逐漸體現出集團化、榮譽化、國際化、最字化、唯一化等趨勢。比如:集團化運營、國內最高端、業內最系統、國內最一品牌、國內唯一企業實習基地模式、國內唯一首推先培訓后付費、源于北美的IT教育、XXX指定培訓中心、XXX授權培訓基地、XX年最具知名度培訓機構、與幾千家企業幾百個高校建立合作關系、連續N年輸送上萬名學員…
這些宣傳詞匯,無一不在標榜自己的專業高端,以爭搶行業領頭羊的地位。但事實上,這些培訓機構真的有那么專業嗎?舉個例子,某個曾被工信部授權的培訓機構,甚至沒有一套嚴格的師資錄用標準,錄用與否完全聽取學生意見,老師試講,學生滿意就通過;某個號稱集團化的公司,做的培訓內容很多很雜,但全職授課老師卻不到10人,大部分是兼職…這些怎能讓大家認可他所謂的“專業性”?
而筆者在跟培訓機構的老師溝通后發現,宣傳里的很多數字都是假的,很多榮譽也沒有實際意義。比如,幾千家就業合作單位一般都是虛數,真正有實際合作關系的大概只有100家左右;幾百所合作高校,往往只有十幾所或者幾十所;就連工信部授權,也是有“時效”的,如果被授權后,你的課程體系不更新、授課老師不進取、教學就業不注重口碑的話,授權書就成為一張“廢紙”。那個時候,如果還拿這個做宣傳,那真是害人不淺了。
還有那些所謂的“唯一”80%都是騙人的。比如某培訓機構推出的學士后課程,宣稱是“全國唯一首推先培訓后付款”,這話假的太離譜了。因為,早在2005年,達內就提出了先就業后付款的政策,并在2008年把分期付款學生比例再次放大。而學士后課程是2010年10月推出來的,怎么也算不上唯一和首推。因此,這句話只能用來忽悠對IT培訓無所知的年輕學生。所以,專不專業看課程看師資看就業,千萬別看廣告!
第2點:愛名師,愛過度包裝名師
憑我十多年的招生與教學經驗,和很多IT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和同事探討過,他們都表示:師資是核心競爭力,沒有好老師就沒有好的教學質量,繼而無法保證就業,沒有口碑沒有市場。事情也證明,誰有名師誰就擁有了參與行業競爭的“高端武器”。比如學思教育有鄭能料老師,動力節點有王勇老師,兄弟連有高洛峰等一批名師…
但是,在師資這個環節,學生也要注意兩點。第一,名師雖好,但不能盲目崇拜,很多名師都是不參與實際教學的,多半在教學總監的位置上,搞點課程研發和管理,抽時間露個面讓學生激動下。真正參與教學的是學校網站“師資介紹”里排在中后方的一些老師,所以,名師背后的整個師資團隊更重要。另外,學歷不是證明授課老師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準,而是工作經驗和項目經驗,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,不一定比的上在一線工作崗位摸爬滾打5年的IT工程師。
第二,小心培訓機構過度包裝師資。去年,某培訓機構的老師告訴筆者:即懂技術又會講課的人太少了,即便有,如何把他們納入到培訓的隊伍中也是個難題,不僅要給足薪水,也和個人的職業規劃有關。說到最后,竟表示“該包裝的時候也得包裝一下”。對此,學生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,找一個懂行的朋友一起到學校“隨堂試聽”。如果不能到校,也要綜合了解,不能聽信培訓機構的一家之言。
第3點:愛高端課程,也愛不更新課程
下面,說下課程體系。表面上看,同類培訓機構的課程都差不多,面對這種雷同的課程內容和宣傳,沒有經驗的學生往往是看誰家的描述最有煽動力,就傾向于哪家。其實,那些看起來相似的課程,背后也有很多差異。舉個例子,在數據庫課程設置方面,北大青鳥仍然采用的是MYSQL,但是國信藍點、尚學堂、達內等都在講Oracle;在Struts方面,尚學堂、國信藍點1、2都講,達內講Struts2.1.6,但是青鳥只有Struts1.x的內容,知識點的更新上存在問題。
而且,每個學校都夸自己的課程好,誰能拿出判定的標準呢?現在的實際情況是,IT培訓機構和軟件企業缺少構通,他們可能只是看到某個軟件企業要招聘,就打電話把學生送過去了。大部分軟件企業出于對技術保密的原因,根本就不合作,更新的頻率和力度也無從而知。對此,學生可以找個懂行的朋友幫助參考下學校的課程體系。
第4點:愛隨便承諾,也愛不兌現承諾
100%簽訂就業協議、100%保證就業、保證最低薪水3000元、最高薪水可達8000元、3個月內不就業退學費、不限時長學會為止、學不會免費重學、業內資深一線專家授課、企業定向委培100%高薪就業、100%考試通過、考試不通過免費重考…
這些宣傳和承諾,已經弄不清是哪個培訓機構最先提出來的了,只知道現在整個市場都在這么喊,聽都聽煩了。不過,在這點上,有些培訓機構也表現出了深深的無奈,某IT培訓機構負責人說:“有承諾的就比沒承諾的更吸引人。大家都在承諾,你要是不說點什么,就顯得你沒底氣沒實力。所以,最后的結果是,不管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,都得使勁吆喝,你要是不說學生就不信你。所有,到最后,黑白真假都已經分不清了,你得深挖幾層才能知道這個學校到底怎么樣。”
當然,100%就業、保3000底薪也不是沒有,而是少。像學思教育(廣州),水晶石、兄弟連等品牌機構,就業率能達到95%左右,已經不錯了。前幾個月,筆者也曾追蹤了解過一個在某知名PHP培訓機構學習的學生,雖然學校很好,學生學的也很用功,但是畢業時依然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,一個小公司開了3500元的工資,他覺得有點低而且不是大企業,于是選擇了在這個培訓機構繼續進修重學1個月,期待進入新浪等大公司。
另外,有些承諾是很滑稽的。比如:不限課時學會為止。這只是培訓機構在洞察學生心理后說的一句廢話,任何一個正規嚴謹負責的培訓機構,都會有一個明確的授課計劃表,在固定的課時數內對學生進行強化培訓,讓其統一就業,畢竟這涉及到教學成本問題。而對于學生來說,大家也不想“不限課時”的耗下去,而是想知道究竟培訓幾天幾個月我就能掙錢了?所以,“不限課時”不僅不利于教學效率和質量,也不利于學生就業。對這個說話,可以理解為“如果你沒找到工作,可以回來繼續跟班學習,學到你能找到工作為主”。
還有一種承諾“6個月內找不到工作全額退費”。試想,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,有幾個人能夠忍受半年找不到工作?為了生存,大多數人都不會“坐以待斃”的等待學校退費,寧可轉行也不會冒著風險勒緊褲腰帶苦等半年。此外,學生還要注意,有一部分培訓機構的“先就業后付款”,是有利息的,分期付款比一次付清,要多交2000-4000元的利息,挺狠的。
最后,學思教育特訓設計教師鄭老師想說,面對誘人承諾,我們要關注的不是承諾什么,而是他們憑什么能保證實現承諾?
咨詢學生:我該怎么選擇?
第一,要根據個人愛好和自身條件,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培訓類別,不要盲信宣傳。在IT行業,女孩可以學平面設計、網頁設計、網絡營銷、軟件測試;男孩可以學java、php、.net、andriod、網絡營銷;學歷稍低點的,學電腦組裝維修;像一些文藝青年,比較有創意的,有一定美術基礎的,可以去學影視動漫、游戲設計之類的。
舉個例子:前幾天,有個網站文字編輯問我:“我想利用周末時間學JAVA,為了就業也是愛好,但是沒有基礎,你知道哪個學校好嗎?”對于他的想法,學思教育鄭能料老師是不贊同的,因為JAVA作為一門高端編程語言,需要學員具有一定的編程基礎,最好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,否則學起來會很吃力。而且,利用周末時間學就業課程,會把戰線拖得很長,學的不系統,最終不利于學習和就業。這種情況,可以去學軟件測試、網絡營銷類的課程。
在廣州我有時會擔任招生工作,其中還接觸過一個高中畢業的女孩,24歲了,連基本的辦公軟件都不會,去了北大青鳥學軟件開發,上的周末班總培訓時間不到1個月,交了6000多元錢。就這樣還指望學校推薦就業,這太有難度了。
第二:不能盲目相信廣告和招生老師的話術,那里的水分太多了。最好能自己多對比下幾家培訓機構,對我提到的以上幾點多做些追問。學思教育網設計特訓鄭老師一直在做這個工作,幫助學生網友全方位對比一些培訓學校,找出一個性價比最高的,大家有疑問可以隨時咨詢我:13632373253(鄭老師)